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新闻发布会

来凤县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来源:恩施州人民政府网 发布日期:2024-09-04 17:30 作者:
字体:

主题:服务百姓民生 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2024年9月4日(星期三)16:30

地点:政务服务中心九楼大会议室

主持人:唐俊  县委宣传部新闻股负责人

新闻发言人:

邓家红 县开发区管委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李  俊 县人社局仲裁院院长

胡  超 县医保局二级主任科员

参加媒体:

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中新社、荆楚网、极目新闻、恩施日报、恩施电视台、恩施晚报、云上来凤、来凤电视台、来凤新闻网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媒体朋友们

大家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来凤县“服务百姓民生 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嘉宾有:县开发区管委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邓家红先生;县人社局仲裁院院长李俊先生;县医保局二级主任科员胡超先生,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中新社、荆楚网、极目新闻、恩施日报、恩施电视台、恩施晚报、云上来凤、来凤电视台、来凤新闻网。

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仪式共有四项议程,下面依次进行。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来凤县开发区管委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邓家红先生介绍数字化智慧园区建设相关情况。

邓家红: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界朋友们:

你们好!

智慧园区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管理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大力推进园区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是优化园区管理、全面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在建设数字化智慧园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市场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全面了解和总结智慧园区建设的情况,特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来凤县经济开发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有148家企业。去年8月以来,来凤县经济开发区以提升园区安全、环保、效能为目标,建设数字化智慧园区,在四合化工产业园、桂花树工业园建立安全、环保、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四个信息管理平台,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数字化智慧园区实现了“企业生产、企业管理、基础设施、园区管理”四个智能化,提升了园区安全、管理、服务和能效水平,实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智慧化建设,打破信息孤岛,智慧平台内容多安全系数高。主要体现在:一是投资1700万元建设网络设施管理、园区能耗管理、园区安全管理、园区环境监测管理、园区应急指挥管理等5个平台,实现 43个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开发区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二是系统部署在电信天翼云提供的云资源上,确保系统和平台网络的安全,将相关的业务风险降到最低。三是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安全基础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敏捷应急、环境管理、后勤运维、封闭化管理、双重预防机制、特殊作业管理、系统管理、监管大屏等10大模块,整套系统的权限分配通过用户、角色、权限三个步骤来完成,每一步都有权限控制,确保系统运行安全有效。

二、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服务效率及园区管理水平。一是智慧平台能实现园区内企业信息化管理,通过对148家企业的实时监测和监控,及时发现5个事故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园区安全,例如:通过智慧平台环保实时监测系统,发现某企业排放的废水指标超标,园区及时通知企业停止排放,经过整改达标后再行排放,及时有效的防范了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另,通过车辆追踪系统,发现进入园区一危化品运输车辆未按照规定停放在危化品专用停车点,园区管理服务中心通过智慧平台及时发送指令,立即将车辆转移停放至专用停车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二是可视化系统实时监控园区内各项指标和设备运行状态,与企业实时互动,及时发现和处理园区和企业 11 个异常情况。三是智慧平台帮助园区更好地管理和规划园区内12项事务,提高园区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园区管理成本约120万元。

三、数字平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是园区企业通过智慧化平台数据存储和分析,制定出最佳生产计划和资源分配计划,提高生产效率10%,降低成本5%。二是企业通过智控调控、能源管理、实时监测,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通过信息化手段,普及安全环保知识3000人次,提高1000余名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三是企业通过智能监测、排污管理等手段,减少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排放量。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智慧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的智能化设施和管理体系,努力打造一个更加智慧、宜业、可持续发展的园区。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各方合作,共同推动智慧园区建设,为每一个经营主体的成长、创新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助力打造优质数字化营商环境标杆,全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助力来凤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谢谢邓家红先生。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来凤县人社局仲裁院院长李俊先生介绍劳动人事争议跨省仲裁一体化建设相关情况;

李俊:

下面我将来凤龙山仲裁跨省一体化的情况向尊敬的各位嘉宾、媒体记者朋友们作一个介绍。

来凤龙山跨省仲裁一体化以下就简称龙凤仲裁一体化。提出龙凤仲裁一体化的背景是依据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的编制规划,十余年来,来凤龙山两县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线”。在此基础上,来凤县人社局与龙山县人社局立足区位优势,决定合力共建跨省双边仲裁一体化合作机制,按照“平等协商、交流共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现正扎实稳步推进工作的开展。

下面,我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介绍。

2024年6月18日,来凤龙山两县在来凤县矛调中心签订了《跨省一体化合作协议书》。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思路,我们提出打造“一窗能办、跨省通办”、“多元解纷、诉源共治”等9个一体化新模式。

目前,来凤龙山劳动人事争议跨省仲裁一体化建设合作项目已成功申报为州级营商改革项目。在省、州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已完成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两县同步设立跨省通办立案窗口。在仲裁立案窗口悬挂“劳动仲裁跨省通办”标识牌,按照“一门”受理,“一站”办结的工作要求,集中受理协作区域内劳动保障各类维权事项,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分流,实行就地化解,实现协作区域内劳动维权一件事情、一个地方、一次办结,让群众就地办、网上办代替“不跑腿”“省跑腿”。

目前已受理案件2件,分别为确认劳动关系1件、工伤赔偿1件。两件案件的劳动者户籍、用人单位所在地均不在同一县级辖区。我们是依据劳动者主动申请立案办理。其中办结1件,1件正在办理之中。

二是两县协商制定一套机制管两支队伍。按照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原则,出台了《龙凤仲裁一体化互聘仲裁员办案管理办法》,结合案件质量考评决定是否续聘解聘,也为在委托取证、协助调查、委托送达、参与庭审等方面给两地仲裁院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在六月底,来凤龙山两地仲裁院完成了仲裁员互聘工作,其中来凤县4人,龙山县9人,进一步优化办案力量,为办案质效提供了保证。

三是两县依河共建“酉水船家”调解室。依托仲裁办案场所的规范化、智慧化建设,共同建设以“酉水船家”名命的调解室,打造跨省仲裁协作一体化最优调解品牌,依托“人社+工会”裁调室,向社会化选聘5名调解员,对社会化关注度高、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将采取相互特邀调解的方式进行。目前“酉水船家”调解室化解纠纷3件,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纠纷,帮助劳动者合法权利得到保障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

主持人:谢谢李俊先生。接下来进行第三项议程,请来凤县医保局二级主任科员胡超先生介绍异地就医互认试点创建工作情况。

胡超:“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深化医保制度改革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努力实现医疗保障工作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在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是2011年10月22日由国务院批复,是第一个开创我国由两省联合批复地方性发展规划之先河,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发展10多年来,取得了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的提升。两县依托武陵山龙凤跨省经济协作示范区“一网通办”数据平台资源,积极探索“龙凤”协作医保信息化建设先行试点,全面推进“龙凤示范区异地就医互认”项目建设。来凤、龙山异地就医协同发展,是湘鄂两省关于加强跨省政务互融互通的重要实践,同时也是在国家医疗保障局指导下优化跨省异地就医工作的积极探索。湘鄂两省异地就医互联互通在湖北来凤县和湖南龙山县率先开通。

来凤、龙山两县于2024年7月2日起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免备案、不降比、一站式结算、同监管”。

一是解决两县参保群众“看病繁”的问题。两县参保人跨省异地住院,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医保基金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执行参保地的本地就医政策。  

实现“免备案、不降比、一站式结算”。在改革前,异地就医需要参保人到参保地办理转诊备案后,方可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异地就医在州内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基础上住院起付线有一定幅度增加、报销比例有一定幅度降低。改革后,直接打破了跨统筹区的壁垒,两地跨省就医无需备案,即可无感式享受医保服务,统一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来自来凤县漫水乡枣木桠村7组孕妇陈女士在龙山县探亲时出现早产症状,当即在龙山县人民医院进行住院分娩一对双胞胎,因早产儿需办理住院治疗,来凤县医保局按照湖北省“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为其双胞胎办理了医保参保免缴后,随即在龙山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两名新生儿享受了异地就医“免备案、不降比”顺利出院。

从两县跨省异地互认上线后的数据显示,来凤县参保人员到龙山县定点医药机构门诊慢特病发生97人次、门诊统筹20人次、普通门诊30人次、住院19人次,合计166人次;龙山县参保人员到恩施州定点医药机构门诊慢特病发生35人次、普通门诊166人次、异地住院458人次,药店购药28人次,总计687人次(其中来凤县域内门诊慢特病4人次,普通门诊85人次,住院26人次,药店购药17人次,合计132人次)。均实现了按参保地标准起付线300和500元,城乡居民按照定点一级医疗机构85%和二级医疗机构75%比例报销,职工按照定点一级医疗机构85%和二级医疗机构75%比例报销,享受到了“同城化”医保待遇,提高参保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二是解决两县慢病患者“买药难”问题。两县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门诊慢性病患者可在两地开通门诊慢性病结算的跨省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实行就医购药直接结算。直接结算病种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这5个门诊慢特病病种基础上增加再生障碍贫血、肝硬化的15个门诊慢特病病种,达到20种。经多个病种测试,并走访门诊慢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张智友,患者回忆说他患有多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那次他在龙山县的药店购买门诊慢特病的药品,药店工作人员告诉他龙山县现在可以购买来凤县门诊慢特病的药了,两个县有20种门诊慢特病可以跨省直接结算了。患者表示此次的改革对慢特病患者提供了便利,以后外出龙山县办事或者长期生活也不用担心没有药吃了。

三是解决跨省就医“监管难”问题。两县医保部门按照协同管理、区域协作、联合检查等工作制度落实医保基金同监管工作。两县建立四个联动机制: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基金监管联动互查机制、信访维稳的联合处理机制、两定机构联合指导机制。在有效协调联动机制的推动下,为湘鄂医保互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为推进了两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为两地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异地就医服务。

主持人:谢谢胡超先生。接下来进行最后一项议程,记者提问,请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举手提问。

记者:来凤示范区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报销待遇如何规定的?

主持人:这个问题请医保局二级主任科员胡超先生进行解答。

胡超:异地就医结算实行“就医地目录(包括药品目录、诊疗目录、服务设施三大目录)、参保地待遇、就医地管理”。

如:张三在来凤县参保,在龙山县异地就医定点机构结算时,医保目录按龙山县规定执行,医保报销比例、起付线、封顶线按来凤县政策执行;反过来,李四在龙山县参保,在来凤县异地就医定点机构结算时,医保目录按来凤县规定执行,医保报销比例、起付线、封顶线按龙山县政策执行。

主持人:谢谢胡超先生。

记者:跨省通办的流程是怎样的?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主持人:这个问题请人社局仲裁院院长李俊先生进行解答。

李俊:来凤县仲裁委员会作为轮值方,召集龙山县仲裁委员会就跨省通办的流程进行了会商,现已形成《龙凤仲裁一体化跨省通办办案工作规范(试行)》,规范一共有七章,共三十二条。首先我对“一窗能办、跨省通办”的情形作一个说明:一是用人单位所在地和实际用工地不一致的,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实际用工地申请仲裁的;二是劳动者务工地和户籍地不一致的,向户籍地申请仲裁的;三是劳动者申请跨域办理的。

办理的流程仍然是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办理,只是我们融合了探索9个仲裁一体化新模式。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我们的目标也很明确,将在“联”字上下狠功夫,在“融”上求真实效,加快建设“跨域立案”窗口、“云上仲裁”平台、“酉水船家”调解室,推进资源全集成、流程全上线、业务全协同,打造更优协调联动处理机制,助力和谐劳动关系“两城同创”。站在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高度,走稳走实机制共建、活动共办、成效共融、资源共享的发展路径,积极探索两县人社业务区域交流协作空间,共同破解两县人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为两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人社保障。

主持人:谢谢李俊先生。谢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鉴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如果记者需要了解关于“服务百姓民生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更多相关信息,请在会后与相关单位联系。谢谢三位发布人的介绍和解答,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来凤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散会。

责任编辑:刘婉茜

相关文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