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视频】2024年咸丰县生态环境状况访谈

咸丰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何祥

来源:恩施州人民政府网 发布日期:2024-12-01 11:10
字体:


访谈主题:2024年咸丰县生态环境状况

访谈嘉宾:咸丰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何祥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恩施州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刘婉茜。

近年来,我们发现不少游客是慕名前往咸丰体验森林氧吧之旅,光是这清新的空气都足够有吸引力,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1月至10月湖北省城市及县域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咸丰县连续十个月位居榜首。

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咸丰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何祥。

何部长你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咸丰县生态环境目前的总体情况。

何祥:主持人好!近年来,咸丰县全面推进“美丽咸丰”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打造一片蓝天、一汪碧水、一方净土,人民生态环境幸福指数持续上升。2021年以来,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综合指数始终位列省州前列。县级和乡镇“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忠建河、唐崖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始终100%。全县土壤环境安全可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危险废物收集处理率100%。

主持人:空气质量是衡量城市环境质量的核心指标,请您谈谈咸丰县在空气治理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何祥:出台《咸丰县2024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改善行动方案》,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全面开展大气污染源排查整治,坚决守住PM2.5年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等环境空气质量核心指标。主要表现在“四个狠抓”:一是狠抓禁鞭管理。出台春节、元宵节期间禁鞭通告,禁止在县城规划禁鞭区内生产、销售、储存、燃放烟花爆竹,并加大巡查监管力度,有效防范了大气环境污染,未出现重污染天气。二是狠抓禁烧工作。出台关于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等文件,建立禁烧工作分片包干责任体系,5个督导组分片区开展督导巡查,及时通报情况至村组,迅速整改火点。今年以来,县、乡镇、村共开展巡查1000余次,截至目前省禁烧办未交办我县火点问题。三是狠抓尾气排放。及时修订《咸丰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域的通告》,确定了禁止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行驶的区域,明确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认定标准,对7家机动车排气超标治理维护站和2家检测机构开展日常监督性检查,并加大路检路查力度,有效减少尾气排放污染。四是狠抓扬尘治理。针对干旱少雨天气,加大水罐车喷洒频次,有效防止道路和施工扬尘。开展夜间精细化大冲洗行动,重点对城区主次干道、交通护栏等进行精细化扬尘治理。2024年1-10月,全县PM2.5浓度为17微克每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99.3%,综合指数为2.00,排名全省第一。

主持人:确保水环境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生命线,咸丰县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哪些改善?

何祥:我县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全面实施城乡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保护、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等行动,确保水环境安全,促进长江流域高水平保护提质增效。主要表现在“四个强化”:一是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深入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及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加快实施城乡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县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6%,建制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78%。二是强化水源地建管与保护。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划定县级、乡镇“千吨万人”“百吨千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对县级、乡镇级集中式水源地实施规范化建设,建成龙洞湾水库作为县城主水源地、黑山水库作为县城应急备用水源地。三是强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阿蓬江(唐崖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和编码,共涉及各类排口206个,经监测、溯源后核定需整治排污口6个,已完成整治5个,1个正在整治当中。四是强化流域环境联防联控。与重庆市黔江区签订《唐崖河(阿蓬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与宣恩县签订《忠建河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建立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共同防御流域环境风险。深化“河长+”联动工作模式,实施多部门联合巡河,助推水环境实现跨部门共治。2024年1-10月,县级、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家坝、龙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主持人: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人们吃得放心,住的安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环境质量是否达标,咸丰县在土壤环境治理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何祥:我县严格落实土壤保护制度,重点做到“四个提升”,深化打好净土保卫战,全县土壤环境安全可控。一是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探索农膜“以奖代补”补贴机制,持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及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二是提升危废收集处理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不定期组织汽修行业、医疗机构等危险(医疗)废物处置检查,全县危险废物收集处理率100%。三是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加强日常监管,督促环保设施不完善的畜禽养殖户开展粪污设施配建和改造升级,养殖粪污经堆肥发酵成熟后及时还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四是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印发《咸丰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持续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目前共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83个行政村(社区),治理率达到40.89%。

主持人:咸丰是一个生态优良、风光秀美的地方,2018年、2019年,咸丰县连续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请您介绍一下咸丰县是如何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制度的?

何祥:绿色是咸丰的底色,生态是咸丰的名片。近年来,咸丰始终把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制度,打造咸丰特色生态名片作为咸丰绿色发展“大战略”的重要工作,2019年,咸丰县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一是压实生态环保责任。“十三五”以来,咸丰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决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全力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面纳入党政实绩考核,从健全机制、规范制度上,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上下足功夫,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统筹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全面抓实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二是严守生态文明制度。荣获国家级金字招牌,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使命。近年来,咸丰县委、县政府不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印发实施《咸丰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坚持将生态环境信息纳入咸丰县政务信息公开范畴,做到透明公开,有迹可循,接受全方位监督,推动全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相继完善《咸丰县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咸丰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咸丰县通过持之以恒的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创生态业,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得到了全面保障。

三是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咸丰县不断加强生态空间分区管控,依法划定“三区三线”,完成重要生态功能区勘界定标,规范生态空间范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县共辖4个自然保护地,面积545.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1.4%。系统性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天然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土绿化、矿山修复、裸土覆绿成效明显,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32%,较2019年增长了3.67%。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自然保护地管护水平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未发生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重点问题。

主持人:咸丰县在持续打造特色生态名片等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何祥:一是抓实生态示范创建。咸丰县立足大生态战略,以建设美丽咸丰为目标,加快推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实施“山更青、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城乡更美”五大专项行动,进一步抓好生态示范工程和绿色系列创建。同时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深入推进特色乡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全县建成国家级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9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2个、省级生态村85个、湖北森林城镇2个、湖北森林乡村7个,2021年咸丰县成功入选中国天然氧吧。

二是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产业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旅游之城”的总体定位为思路,彰显“土、硒、茶、凉、绿”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擦亮绿水青山颜值,释放“金山银山”价值。全县以“全域旅游·5A咸丰”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不断丰富旅游生态、创新旅游产品,紧扣“世遗唐崖·森林咸丰”的形象定位,景区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全县生态旅游产业呈迅速上升态势。

主持人:在全省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会上,王蒙徽书记提出了“五个以”,第一个就是“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请您介绍一下咸丰县是如何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来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目标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何祥:咸丰县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经过现状调研、规划衔接,确定曲江河作为咸丰县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目标,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和区位特色构建“一带、三区、四节点”的总体空间格局,曲江河上游大溪洞景区改造、后家河水库建设以及筒车坝工业旅游园等项目相继落地,中游以茶叶种植为主,特色蔬果产业为辅的“曲江茶谷”初见成效,下游高铁新城建设基本完成,茶农文体旅深度融合的产业布局基本成型。

主持人:在组织保障方面,咸丰县做了哪些工作?

何祥:强化组织领导,咸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带队前往恩施先行试点带水河小流域考察学习,组织相关部门前往曲江河小流域实地踏勘确定县级试点,编制完成《咸丰县曲江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总报告和图集成果,切实做到规划统筹、统筹规划,基本形成了分区分类管控“一张图”。制定了曲江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议案办理实施方案,每月开展工作调度,向各责任单位收集进展情况,适时组织现地检查,形成问题清单、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以清单明确部门职责,以清单促进工作见效,形成多部门联合参与建设的工作合力。

主持人:在流域治理的项目落实上,咸丰县是怎样做的?

何祥:做实项目支撑,紧紧抓住项目推进这个“牛鼻子”,合理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本帮扶,引领污染防治、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协同开展,努力改善提高沿线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水平。截至目前,曲江河流域谋划项目47个,总投资10.98亿元,其中:坪坝营镇污水主管网改造工程等14个项目已完工,总投资3273.12万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中茶产业园等项目3个,总投资2698.22万元。有10个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总投资7.27亿元。做到以项目建设支撑流域综合治理。

主持人:在实施环境整治上,咸丰县做了哪些工作,有何成效?

何祥:在实施环境整治方面。加强生活污水治理,投入2000万元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新建污水处理终端23处,铺设污水管网18.5公里,1162户接入污水处理终端,处理排放达到二级标准,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累计完成4264户三格化粪池建设,基本实现流域内污水全治理。推进垃圾回收处置,开展乡镇垃圾一体化建设工程,采用退桶进院、定点回收、定时清运等方式实现流域内垃圾全收集。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完成3座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完成河堤维修3公里、河道疏浚7.5公里,全力保障流域内生态质量与水安全,使曲江河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获评2023年度湖北省幸福河湖“十大优秀案例”。深化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建成“五有三无”(有党建引领、有村民理事会、有协商议事、有村规民约、有邻里互助,无环境脏乱差、无非访、无“黄赌毒”等问题)示范院落15个。开展“请老乡、回家乡、建故乡”行动,发动2300余名群众筹资150余万元、投劳4300余个,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院落8个。

主持人:这些成效的取得来之不易,咸丰县在稳固当前取得的成效下,如何推进下一步工作?

何祥:我们致力将曲江河小流域打造成“曲江茶谷,森旅门户”,成为“山地型小流域防洪排涝与生态治理示范区”“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门户三产融合样板区”和“咸丰三生共赢与城乡融合发展共同缔造区”。

相信通过全县人民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我们的生态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老百姓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在这里,诚挚邀请各位朋友“来咸丰,庆丰年”,赏世界文化遗产,享中国天然氧吧,品咸丰富硒白茶!

主持人:感谢何部长做客恩施州人民政府网,希望咸丰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中,越走越稳,越走越实,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责任编辑:曹贤炜

相关文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