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传真

共育“石榴籽” 绽放“团结花”

——恩施州各学校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来源:恩施日报 发布日期:2024-11-30 08:22 作者:曾宪宇 袁玉荣 刘入潮
字体:

全媒体记者 曾宪宇 通讯员 袁玉荣 刘入潮

11月21日至22日,州委宣传部、州教育局、州民宗委联合主办的恩施州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交流活动在利川市第三民族实验小学举行。我州3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1所高校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州各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有形之魂、有感之举、有效之方,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校园环境“主氛围”作用,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效显著。

深耕文化土壤培“石榴根”

近日,走进恩施市小渡船中学,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民族团结”标识和标语。教室内外,精心布置了民族团结宣传栏和黑板报,既有民族团结历史故事,也有当代民族团结先进事迹,还有学生自己创作的民族团结主题作品,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在广场醒目位置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在校内环形路设置中华优秀文化阅读长廊,建书法绘画手工民族文化作品长廊等一批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园文化景观。同时,学校利用LED宣传屏、校园广播、班级板报等,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介绍国旗国徽知识,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爱国故事、红色经典革命故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故事、名人名言等,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树立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利川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园硬件设施饱含民族团结元素。在教学楼楼顶和墙上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语,设置民族笑脸墙;将校园林荫路打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廊,在“趣知园”展示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内容;教学楼楼梯间以“红色党建”“民族团结”“国粹经典”“安全空间”为主题打造主题展示厅,展示少数民族节日、服饰、戏曲等。

恩施高中以“中国梦”为主题,统筹规划校园建筑、展馆等有形载体,精心制作“筑梦楼”“追梦楼”“圆梦楼”“同心馆”等标牌,深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情谊,促进民族团结。

融合课程教学育“石榴苗”

我州各校纷纷将课程与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民族团结教育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各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元素,延伸拓展“大思政”课程内在空间和外部场景,把“大思政”课的育人效应拓展到各学科、各学段课程。

利川市第二实验小学深挖潜在资源,组织本校教师开发《尚行》校本课程,对本土文化进行递进式挖掘,引导学生了解利川的人文地理、民族风情、文化遗产、特色物产、传统体育等,加深学生对家乡、祖国的认识。

利川市第三民族实验小学融合校内外资源,结合不同学生年龄、兴趣爱好,开发极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课程体系。该校开设特色晚托+葫芦丝特长班、师生民族合唱团、非遗传承工作坊等,让学生了解尊重各民族文化,感受各民族艺术的魅力。同时,立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元素,将民族团结融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中。

恩施高中发挥区域优势,推出何功伟烈士陵园、恩施民族博物馆等“行走的思政课”研学线路,推出《幺妹儿带你慢慢儿耍》特色课间操,开展“调查家乡资源”社会实践,打造具有“恩施好风景”的特色思政课。

湖北民族大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本科生中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学国文》必修课程,有机融合思政课程,增设中华民族文化类选修课,在双创教育类课程中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元素,有机嵌入课程教学,形成协同效应。

融贯实践活动开“团结花”

籽籽同心,团结进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我州各学校积极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来做,立足传承与创新,不断创新教育实践活动。

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队日、交警进校园、模拟法庭等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开展“四个共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该校先后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实验小学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一小、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和杭州濮家小学结对,开展“山海结盟心连心,同心共筑中国梦”活动,不同地区的孩子在活动中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在交流中促进各民族守望相助。

利川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一班一品”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自创班徽、班名、班风班训、班级誓言、班级特色活动。全校形成68张各具特色的班级名片,呈现出“一班一品展特色、百花齐放共芳菲”的德育之美。

利川市第三民族实验小学以传统活动促交融,由少先队组织“手拉手,共成长”不同民族少先队员结对活动。同时,以民族节日、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校园民族文化节、民族文化游园活动。

湖北民族大学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将西兰卡普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校组建牵手筑梦“红石榴”民族团结宣讲团等团队,走进基层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成了浓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氛围,师生被各民族文化熏陶。各族学生将爱党、爱国、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内心,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于血脉。

责任编辑:刘艳

相关文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