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策解读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解读方式 文字方式
解读单位 恩施州经信局 发布日期 2022-06-01 15:24:13

【文字解读】恩施州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字号 :  | 
发布时间:2022-06-01 |  来源:恩施州经信局

一、《规划》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恩施州实现全域脱贫摘帽和踏入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恩施州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补齐短板、缩小差距的窗口期,能不能把握住新基建、经济内循环、产业结构调整和梯次转移、双碳政策等重大机遇,成败在“十四五”。

恩施州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未来五年恩施州工业发展的基本方略,是落实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全州工业建设和布局的科学依据,意义特殊而重要。《规划》立足恩施工业发展实际,按照“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奋力推进恩施绿色崛起”的决策部署,围绕“土硒茶凉绿”等优势资源精准谋划,并根据《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订并发布。

二、《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规划》坚持“绿色集约、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要素集成”发展方向,积极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和“51020”现代产业体系布局,主动对接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依托恩施州“土硒茶凉绿”等特色优势资源、现有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条件,重点打造清洁能源、硒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绿色建材及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烟草等6大百亿产业,引进发展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其它制造业,加快形成千亿规模的新型工业体系。按照“一县一品”“一业一品”,推进县域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建设,形成各县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发展、均衡发展的格局。

通过《规划》实施,力争“十四五”期间,规模工业增加值保持10%以上增长,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到“十四五”期末,全口径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00家,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同时,推动恩施州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错位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保供体系更加健全、“两化融合”加速推进。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由正文及一个附件构成,附件对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说明。

(一)回顾“十三五”工业发展。全面梳理恩施州“十三五”期间全州工业发展状况,总结成绩,分析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恩施州工业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工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创新发展能力进步明显、工业配套能力快步增强、“两化”融合工作起步平稳。但也存在总量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优,要素保障不够,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剖析“十四五”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从国际、国内、全省和本州四个层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需求迫切。从外部形势看,我州工业发展面临着国际产业格局加快重构、我国制造业加速转型、我省制造业面临激烈竞争等压力。同时,面临的发展机遇也前所未有:从外部看,新基建、经济内循环、产业转移、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等外部环境带来发展机遇;从内部看,恩施州发展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发展工业的基础条件更加完备、发展工业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等发展潜力前所未有。

(三)明确“十四五”发展基本思路。一是明确总体思路。即按照“打造大产业”工作部署,积极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和“51020”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培育壮大资源型工业和招引培育先进制造业并重,形成各县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发展、均衡发展的格局。二是明确发展目标。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州全口径工业产值达到千亿等总量目标;规模增速、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绿色集约等5个方面的具体目标;以及分行业、分县市、分年度发展目标。三是明确重点任务。提出培育建设优势资源产业集群、承接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推进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等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四、《规划》发展的主导产业及布局

“十四五”期间拟重点发展清洁能源、硒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绿色建材及新材料、现代烟草、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打造6大百亿产业,从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建设路径和产业布局进行明确。

一是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重点依托页岩气、水能、风能等资源,坚持以提高能源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以页岩气、抽水蓄能、新能源为主要方向,扎实推进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到“十四五”末规上企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全口径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二是发展硒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重点依托丰富的茶叶、生猪、山桐子等种养殖资源和硒矿泉水、硒资源,坚持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附加值为重点,以精制茶、白酒、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植物油、矿泉水、硒功能性食品等为主要方向,加快推进硒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到“十四五”末规上企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全口径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三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依托丰富的黄连、银杏、党参、橙皮等植物药物资源,以中成药、中药饮片、中间体提取等精深加工为重点方向,提升中药材加工产业层次,将资源型“华中药库”建设成为产业型“华中药谷”。同时引进发展医药制造产业,培育壮大医疗器械(医用防护物资)产业,创新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到“十四五”末规上企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全口径工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四是发展绿色建材及新材料产业。重点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以整合非煤矿山产业、改造升级水泥及制品产业、发展钙基等深加工产业、引进发展装配式建筑为主攻方向,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到“十四五”末规上企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全口径工业产值突破120亿元。

五是发展现代烟草产业。重点围绕湖北中烟恩施卷烟厂提质增效,增强本地配套企业生产能力,提升烟草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不断完善产业链,巩固发展现代烟草产业。

六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依托恩施高新区和恩施市、利川市、宣恩县,以电子元器件、电子消费品(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锂电新能源等为主攻方向,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突破性发展,到“十四五”末,规上企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全口径工业产值突破120亿元。

七是发展其他制造业。鼓励支持各县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招商资源,根据各地园区承载能力,以通用机械零部件和服装鞋帽为重点,引进发展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产业。以恩施高新区、利川市、来凤县为重点,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整体转移,引进发展更多现代制造业。鼓励县市、恩施高新区积极对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16条重点产业链,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争取全省在前瞻布局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过程中,充分考虑恩施州独特的生态和气候优势,在恩施州布局建设重点项目。

五、统筹保障《规划》实施

从强化统筹、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和运行管理等四个方面统筹保障措施,推动《规划》实施。

一是推进组织协调机制、考核评估机制、行业管理机制、项目推进机制四个机制建立完善,统筹保障规划实施。

二是从加强工业园区建设、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用人保障能力等方面强化关键要素保障。

三是从加大财政投入、改善金融供给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四是从加大产业产业支持力度、提高项目建设质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增强经济工作能力四个方面提高工业经济管理能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