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1459538/2025-14714 | 主题分类 | 旅游 |
---|---|---|---|
发文单位 | 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字号 | 恩施州政办发〔2025〕10号 |
发文日期 | 2025年04月08日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各县市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
《恩施州推进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工作方案》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8日
恩施州推进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工作方案
为推动全州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助推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打造“冬韵恩施—雪舞秘境”冰雪旅游新名片,实现“春秋赏景、夏季避暑、冬季滑雪、全年康养”的全域全年无淡季旅游模式,助推恩施州“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到2026年末,全州冰雪运动快速发展,建成4个冰雪运动康养综合体并投入运营;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50万人次,冰雪直接消费超过1亿元,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20亿元。到2030年,全州冰雪运动全面发展,冰雪经济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建成8个大型冰雪运动康养综合体,打造4个南方知名冰雪旅游度假基地,承接举办国际国内高品质冰雪赛事和各类冰雪运动;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150万人次,冰雪直接消费超过4亿元,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加强冰雪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
1.统筹冰雪场地设施建设。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建设低碳冰雪场馆,加强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2025年,支持巴东县绿葱坡、利川市齐岳山、宣恩县椿木营滑雪场提档升级,新建鹤峰县芹草坪滑雪场、来凤县室内滑雪场。“十五五”期间,将绿葱坡、齐岳山滑雪场提升成能举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高端冰雪运动场地;建成适宜大众滑雪戏雪的中端冰雪运动场地,新建咸丰县坪坝营滑雪场、恩施大峡谷滑雪场、恩施市室内冰场,提档升级巴东县绿葱坡滑雪场三期、鹤峰县芹草坪滑雪场、宣恩县椿木营滑雪场。(责任单位:州文旅局、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州生态环境局、州发改委,各县市人民政府)
2.大力提升冰雪场地配套及宾馆餐饮服务能力。加强冰雪运动场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通往冰雪场地国省道和旅游公路改造力度。加大冰雪场地水、电、气、通信和气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全力保障冰雪场地需求。合理扩容现有的冰雪场地,不断完善设施功能。大力提升宾馆和餐饮服务能力,延伸冰雪产业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增强赛事活动承接能力和旅游接待能力。(责任单位:州交通运输局、州文旅局、州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州发改委、国网恩施供电公司、电信恩施分公司、移动恩施分公司、联通恩施分公司,各县市人民政府)
(二)广泛开展冰雪运动。
3.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动冰雪运动由小众走向大众,扩大全州冰雪运动群众基础。有效扩大赛事资源供给,建立政府主导,冰雪场、俱乐部、渠道商、装备商共同参与的“一主四合”冰雪赛事举办机制,以赛促练、以赛引流。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职工利用年休假参与冰雪旅游和各类冰雪赛事活动,组织全州工会会员积极参加冰雪项目团建、冰雪旅游、冰雪赛事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积极创新冰雪活动内容,打造各类冰雪运动新场景和网红打卡点。(责任单位:州文旅局、州总工会,各县市人民政府)
4.积极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支持中小学将冰雪运动纳入体育教学,鼓励创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推出一批优质冰雪研学营地和课程,组织学校和社会力量合作到冰雪场所开展冰雪研学、冬令营等活动。支持冰雪场所向青少年发放公益体验券,培训青少年冰雪运动技能。(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文旅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5.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鼓励冰雪场所、家庭、学校和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培养高水平专业冰雪运动员。以轮滑、田径等项目为切入点,优化冰雪竞技项目结构。依托冰雪场所和俱乐部组建冰雪专业运动队,支持开展外训外赛、聘请高水平人才执教。发掘优秀冰雪运动人才,向上向外输送。建立青少年冰雪人才选拔机制,将青少年冰雪赛事纳入青运会赛事体系,保障后备人才储备。加强体育部门、冰雪场所、冰雪运动俱乐部和行业协会的互联互通,创新举办冰雪赛事活动,全面提升办赛参赛能力。(责任单位:州文旅局、州教育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6.推动冰雪运动行业发展。鼓励各冰雪场所依托冰雪企业、冰雪运动达人等设立冰雪运动俱乐部,丰富大众冰雪健身服务供给。2025年成立州级冰雪运动行业协会,已建成冰雪场所的县市成立县级冰雪运动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大众冰雪健身培训和研学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培训+赛事”业态,带动冰雪运动培训业发展。(责任单位:州文旅局、州民政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加快发展冰雪产业。
7.打造恩施冰雪旅游新名片。深入挖掘全州冰雪、文化和旅游资源,构建全州统一规划、资源共享、产品互补、互利共赢的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体系。整合州内冰雪旅游资源,与武汉、重庆等周边大城市合作推出“滑雪+温泉”“滑雪+非遗”等跨区域冰雪旅游线路,建设南方知名冰雪旅游度假基地4个。支持各县市创新开发赏雪、戏雪、滑雪、赛雪于一体的冰雪旅游新产品,开辟雪场夜滑、冰雪+摄影、冰雪+温泉、冰雪+民俗、冰雪+露营、冰雪+地质科考等系列冰雪旅游新业态,举办冰雪消费季、冰雪文化周、冰雪音乐会、冰雪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不同层级的滑雪爱好者、个人游、家庭游分别策划不同的冰雪运动方案。支持开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冰雪运动+冰雪产品研发生产,积极推动新型健身装备、虚拟现实运动装备、在线滑雪等新模式在冰雪产业开发中的应用,创新冰雪旅游新场景。(责任单位:州文旅局、州科技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8.做强冰雪运动和避暑康养融合发展。以一季冰雪运动带活四季旅游避暑康养,打造各具特色、不同品类的冰雪运动和避暑康养类别,建成不同主题冰雪运动康养综合体,巴东县绿葱坡、利川市齐岳山以冰雪竞技运动+避暑康养为主题;建始县长岭岗、宣恩县椿木营、咸丰县坪坝营、鹤峰县芹草坪以山野滑雪(戏雪)+四季康养为主题。建设四季化复合型可转换场馆,冰雪场馆在夏季转型为滑草、攀岩、山地骑行、露营、徒步、自驾营地。打造“冰雪康养之都”“四季运动天堂”等本地特色品牌,开发“冰雪运动+康复疗养”套餐,设计四季主题线路,开发全季康养产品,充分利用科技和AI赋能智慧康养。恩施市、来凤县以室内滑雪(冰)+城市商圈为主题,打造冰雪IP乐园,建设冰雪咖啡书屋、冰雪摄影棚、雪地音乐酒廊、冰火交替体验馆、雪球对战馆、汽车冰雪试驾场、冰雪直播间、冰雪啤酒馆、冰雪影院等。(责任单位:州文旅局、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林业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9.扶持冰雪运动企业发展。大力引进场馆建设运营企业、旅游综合开发企业和行业培训企业。鼓励研发和生产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冰雪运动产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冰雪旅游示范企业。培育冰雪运动和冰雪服务类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州文旅局、州科技局、州经信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10.创新开发冰雪文创产品。深挖非遗、土苗风情和民俗文化潜力,打造特色IP。将摆手舞、肉连响、西兰卡普等非遗项目融入冰雪文创产品设计,支持开发以冰雪为主题的刺绣围巾、傩面祈福挂件、西兰卡普图案滑雪服等产品。开发冰雪运动主题衍生产品,生产大峡谷、腾龙洞元素的滑雪板贴纸和护具等产品。推出“冰雪+硒元素”系列健康护肤产品、恩施新八宝、温泉滑雪联名礼盒等创新产品。(责任单位:州文旅局、州科技局、州经信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11.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推出恩施冰雪旅游品牌LOGO,发挥“恩施文旅”全媒体矩阵效应,突出“北纬30°冰雪奇观”地理独特性,借助“知音湖北·南国冰雪季”等活动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邀请知名旅游博主体验恩施冰雪旅游,制作“24小时冰雪奇遇”等短视频,重点展示星夜滑雪、民俗表演、机器人互动、土苗歌舞、非遗传承等特色内容,全力向国内外推介恩施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责任单位:州委宣传部、州文旅局、州发改委,各县市人民政府)
(四)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
12.扩大和丰富冰雪消费产品。将冬季滑雪、夏季避暑康养、春秋景区赏景有机融合,推出形式多样、内容可选的联票、季卡,以及滑雪住宿套餐、滑雪避暑康养套餐、滑雪赏景套餐等消费模式。组织开展冰雪消费季和商旅文体康养融合的促消费活动,面向州内外游客发放冰雪消费券。加大冰雪文旅产品宣传营销力度,充分发挥旅行社及渠道分销商的作用,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在冬季来恩施旅游。(责任单位:州文旅局、州商务局、州发改委、州市场监管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13.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建立冰雪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每年对各冰雪场地进行评估,将投诉和服务质量排名作为行业监管导向。加强冰雪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冰雪运动、冰雪旅游消费赔偿先付制度。完善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开发冰雪相关保险产品。(责任单位:州文旅局、州市场监管局、州发改委、州商务局、恩施金融监管分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强化冰雪要素和服务保障
(一)强化冰雪用地保障。统筹全州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总体规划和规模布局,将冰雪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十五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冰雪经济用地需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中,优先安排冰雪经济项目建设用地。支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建设冰雪经济项目,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地。(责任单位: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州文旅局、州发改委、州林业局、州生态环境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二)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湖北民族大学、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恩施学院与冰雪企业合作,培养冰雪场馆运营、赛事组织、冰雪旅游管理、冰雪运动解说、自媒体创作、冰雪文化研究等专业人才,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支持开展冰雪运动指导员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责任单位:州教育局、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恩施学院、州文旅局、州人社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和省已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在贷款、水电气能源使用方面给予支持。发挥州县两级国有平台作用,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冰雪产业。(责任单位:州财政局、州文旅局、州税务局、恩施金融监管分局、州发改委、人民银行恩施州分行、国网恩施供电公司,各县市人民政府)
(四)强化安全监管。加强对冰雪运动场所、冰雪游乐场所、冰雪赛事活动、冰雪装备设施等的安全监管,督促经营主体、赛事活动举办方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冰雪领域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对冰雪运动参与者的安全教育,确保冰雪经济安全发展。(责任单位:州文旅局、州市场监管局、州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五)发扬冰雪运动文化。宣传普及冬奥会文化、冰雪体育文化、冰雪运动健康知识,营造崇尚冰雪运动的良好氛围,支持形式多样的冰雪运动题材文艺创作,将冰雪运动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和景区建设,充分展示冰雪运动文化魅力。(责任单位:州委宣传部、州文旅局、州教育局、州科技局、州农业农村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六)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全州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州文旅局等,各县市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