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

来源:恩施日报 发布日期:2017-01-07 12:42 作者:毛国寅
字体:

过去五年,我州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和“十三五”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2011年的1.7倍(预计,下同)、2倍、2.5倍、2倍,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三位,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恩施改革发展“成绩单”。在今年州“两会”中,代表、委员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胸怀未来全州发展大局,围绕如何发掘特色潜力,释放绿色红利,实现绿色崛起,打造州域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展开热烈讨论。 

1月3日,咸丰县旭田生态农业公司的水果大棚里,就近打工的村民正在管理草莓苗。 该县按照“一乡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总体思路,以特色产业基地、生态农庄为平台,着力打造一批集观光、采摘、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农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贫困村民脱贫致富。记者 宋海燕/摄

“思乐”畜产品、“大山鼎”高山蔬菜、“清江源”烟叶……目前,我州有一大批“恩施产品”“恩施品牌”被武陵大山外所熟知和热捧,成为全州农业产业加快发展的缩影。这得益于五年来大力推进“七大产业链”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突破500万亩,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烟叶、茶叶、药材、高山蔬菜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富硒产业集群,形成了“恩施硒茶”“恩施硒土豆”“恩施中药材”等一批知名公共品牌。与此同时,绿色食品、清洁能源、现代烟草等支柱工业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39家增加到554家,各类市场主体由10.4万户增加到20.1万户。面对成绩,如何居安思危、更上一层楼,推进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在市场化大潮中争创新优势,代表、委员们争相发言,建言献策。

“来凤‘零号土猪肉’在武汉等各大超市价格贵却销得好,消费者投票最能证明我州绿色富硒农产品的独特魅力!”代表、委员们结合身边的生动事例,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打造“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的生态富硒产业基地,努力培育以富硒产业为龙头的绿色产业体系,给予积极支持和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是“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生动体现,必须谋划好具体项目或工作,并抓好抓实。产业扶贫还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如何通过发展农地金融解决“三农”融资难?大家还就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民组织化、农业机械化、农村信息化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过去五年,全州生态文化旅游业高速发展,形成了1处世界文化遗产、2家5A级景区、16家4A级景区的高等级景观集群,旅游发展综合指数进入全省四强,恩施州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州。如此骄人的成绩让代表、委员们心潮澎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努力把我州打造成“全域生态公园”。朱瑾代表认为,全州旅游资源存在大同小异的情况,应该统筹规划,充分体现差异化发展特点,打造风格各异的旅游景点。谭俊委员提出,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发展模式,我州应该将民宿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避免产品同质化、建设盲目化、服务低值化,不断提升民宿品质,打造民宿品牌。

州域经济转型升级,还需要强大思想力量。覃章梁代表说,州人大代表之中有鹤峰县多名“最美鹤峰人”,他们坚韧不拔建设美好生活的故事十分感人。参加州“两会”有利于他们“上接天线”,明晰全州重大发展部署,也有利于他们“下接地气”,在最基层躬身践行,在更大范围内发挥身边典型的模范带动作用,为转型升级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此外,代表、委员们还结合全州全力构建大健康产业体系、华中地区重要的洁净能源基地畅所欲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情真意切话发展,惟愿恩施更美好。与会代表、委员们认为,绿色是恩施的底色,恩施要从绿色发展到绿色繁荣,再到实现绿色崛起,需要全州上下团结一心、不等不靠,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恩施必将以新的业绩,让这颗璀璨的“绿宝石”释放新的光芒。

责任编辑:谭燚

相关文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