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伊始,“转型升级”成为代表、委员的热门话题。
回首过去五年的发展之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砥砺奋进、激情跨越的壮丽画面。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州面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现实。事实表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走入死胡同,高消耗、低效益的产业到了“不转型就会灭亡”的时刻。
面对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和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必须准确把握经济走势,全力以赴稳增长,坚定不移调结构,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打出一套转型升级的组合拳,走出一条结构优、效益好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打造“世界硒都·中国硒谷”,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构建大健康产业体系,建设华中地区重要的洁净能源基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这套系列组合拳,是促进可持续发展、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决胜之招。
创新是推动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之源。要打好这套组合拳,必须增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升级,增强特色农业竞争力、旅游产业吸引力、工业发展支撑力、工业园区承载力和融合发展新动力。
前进的道路上充满挑战。要在壮大实体经济上实现新突破,还需要开放的心灵、开明的氛围,营造鼓励探索、尊重个性、重视创造的创新生态。
美好前景催人奋进,绿色崛起正逢其时。实施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是加快精准脱贫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迫切需要,必须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战决胜的信心,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相关文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