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晚报记者张家绮
教育是立人之本,但我州,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贫困家庭,总有一些孩子因贫困而不得不辍学。为确保教育领域不出现因读书致贫、或因贫困而失学的现象,我州设立了贫困生专用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让他们用知识发家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3年1月,在州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朱胜武等州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建立资助贫困学生专项资金,并根据财政增长情况相应增长,纳入经常性财政预算,解决特困学生的实际困难。
谈起提出这项建议的契机,朱胜武说,他在恩施市农村经济管理局工作,经常与百姓接触。有一次,朱胜武到屯堡乡走访时,遇到一个小孩,因其父母去世,只能与7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他奶奶年纪大了,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孩子年幼,虽然有营养午餐,也有一些亲戚接济,但平时的吃穿用都难以为继。”朱胜武说,后来通过了解,他发现像这样困难的家庭,在我州还有很多。
朱胜武等人还了解到,湘西早已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于是便提议将这项措施用在我州。
此后,朱胜武等10余名代表联名提交《关于设立恩施州贫困学生专用基金的建议》,州人大常委会将其列为重点办理建议,并由时任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董永祥督办,州财政局、州教育局等主办。
2013年7月4日,董永祥与州人大代表见面,就建议办理情况进行交流,并表示建立资助贫困学生专项资金,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是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州政府将安排一定资金,建立特困学生资助机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要求各县市和相关部门要在现有普惠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特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加强调研,细化政策措施,瞄准特困学生,把钱用到该用的人身上;积极向上争取,获得更多资金支持,惠及更多特困家庭学生。
朱胜武说,为确保建立贫困学生专用基金的可行性,相关工作人员还曾到湘西进行调研考察,最终在2013年下半年建立贫困生专用基金,并从次年开始实施至今。
目前,我州根据贫困学生专用基金资助的相关要求及条件,在摸清贫困对象的情况后,按照贫困对象以及贫困程度给予资助,同时建立跟踪帮扶制度,在学生读书期间全程资助。
相关文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