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珍:实施产业扶贫 助力农民增收脱贫

来源:恩施晚报 发布日期:2017-01-08 21:09 作者:何雨洋
字体:

恩施晚报讯(记者何雨洋)“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是持续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州政协委员唐红珍建议,积极实施产业扶贫,助力农民增收脱贫。

唐红珍说,当前我州实施农业产业扶贫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扶贫项目与农村其他建设项目缺乏有效对接。“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以及其他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时常各搞各的规划、各下达各的资金,相互之间缺乏有效对接,造成有的项目几家单位扶持,而有的项目却无人扶持的状况。受此影响,整村推进效果不显著。”唐红珍说。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全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虽然不少,但大多数经济实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结构单一、品牌意识不强,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衔接不紧。

三是产业发展技术含量不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习惯于传统种植,产前服务的多,产中、产后服务的少,种植栽培管理模式粗放,致使产量普遍较低,优质品种比例较小,市场竞争力低。

如何实施产业扶贫,助力农民增收脱贫?唐红珍建议,做实产业扶贫规划,选准产业发展项目。“围绕《扶贫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特色产业,每个乡镇选择扶持2至3个适合本地发展、群众普遍认可、有市场开拓潜力的优势特色产业,合理确定产业规模。”

整合发展资源。以全州为单位,以产业发展为平台,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产业发展资金。扶强龙头企业,建好产业链,带动产业项目的持续发展。同时,探索产业扶贫的新模式,例如直接帮扶模式、委托帮扶模式、股份合作模式。

唐红珍还建议,抓好典型引路和技术服务。“我州实施产业扶贫多年,各县市都涌现出了不少通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和调整产业结构取得成功的先进典型人物,要大力宣传、学习、借鉴他们的具体做法,结合各乡镇(办)的实际情况,建立项目示范点,发挥典型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面上项目的整体实施。”唐红珍说。

责任编辑:谭燚

相关文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