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晚报讯(记者杨亚玲)“总揽全球经济发展,细品跨国企业成长,企业家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缺少资源可以整合,但没有自己的企业家,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动力。”1月7日,州政协委员傅建国此语一出,与会委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傅建国说,我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显,为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增加社会财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与周边地区比较,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遇到了诸多新问题、新困难,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一方面要应对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另一方面还要苦苦探寻创新转型之路。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必须真情关爱企业家,打造属于自己的一流企业,推动恩施大发展。”傅建国给出了4点建议。
一要提振信心。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巧借全面深化改革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的创造活力,运用全面深化改革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释放的巨大红利,动员、号召企业家抢抓时代机遇,抓好恩施机遇,提振发展信心。
二要优化环境。企业家创业犹如鱼游于水,宽松的环境不仅能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更表现为政府在政策、服务、措施等方面能尽可能为创业者创造条件、扫清障碍。
三要深化教育。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在努力增强“四信”的同时,还要深化法制教育,企业家守法经营是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四要狠抓落实。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协调解决非公有制企业的“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等诸多好方法,是当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站在非公有制经济是经济体系中“最为活跃、最具能动性、解决就业岗位最多”的一种经济形式的高度,就能汇聚智力、集中精力、运用合力,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排除障碍,有力推动“两个健康”纵深发展。
相关文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