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谭发馨 通讯员 谭晴
人民的幸福生活,健康是最重要的指标。
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筑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不断提高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十年来,恩施州卫生健康系统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深入实施“健康恩施”战略,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书写了一份“健康恩施”的精彩答卷。
恩施州“中医中药基层行”活动启动仪式。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十年,是历史长河中短暂一瞬;十年,是奋斗者深耕迸发的沧海桑田。
恩施,这个曾经的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在这“非凡十年”里实现了从全域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恩施州的卫生健康事业,也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组组数据,勾勒出恩施州卫生健康事业的十年飞跃:
全州因病致贫贫困户78100户220373人实现全部脱贫,2.7万脱贫人口30种大病“应治尽治”,110.4万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
一点点变迁,记录着恩施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闪光足迹:
县乡医疗机构设施设备升级达标,村卫生室“空白村”清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
这是一张亮眼的成绩单,更是群众在“看病就医”这一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感受到的切身变化:
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州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取消住院预交费用,减轻贫困患者就医费用支付压力;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保障机制,城乡居民医保系统“一站式、一单清”结算……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十年来,恩施州把健康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全州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大病、慢病分类救治精准实施,打赢了这场“健康扶贫”攻坚战。
骨干乡村医生培训。
党建引领,推动卫健事业发展
事业要发展,党建是引领。
州卫生健康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工作同卫生健康事业各项工作相融合,将党建作为“铸魂”工程和强基固本之策,严格落实党的各项制度,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有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州卫健系统坚决落实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和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要求,切实肩负管党治党根本政治责任,认真履行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如今,在州中心医院,党建工作已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全院各项工作之中。医院以“敬业、品牌、廉洁”为核心建设“三大文化”,推动医院不断跨越发展。
同时,以党建工作成果带动和促进民营医院发展,全州46家民营医疗机构实现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党建引领作用凸显。2021年来,恩施亚菲亚妇产医院、湖北慧宜医疗集团、爱尔眼科医院等民营医疗结构组织开展公益义诊、健康教育宣教等多种医疗服务活动,受惠群众达万余人次。
城乡均衡,
乡镇卫生院使用移动诊疗车为群众开展医疗服务。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十年来,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我州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均衡布局,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2021年12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胡晓萱,放弃在外就业发展的机会,通过招聘成为咸丰县高乐山镇映山村卫生室的一名村医。
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乡村医生学历提升工程、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全州村医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由2015年的9.14%提高至20%,健康人才短板不断补齐,极大推动我州基层医疗技术能力与质量水平双提升。
大投入带来医疗基础设施的大改善,进一步推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绘就“健康恩施”底色。
十年来,全州2126个村卫生室,均达到“产权公有化、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五化标准,实现村卫生室“空白村”清零;全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三区两通道”建设标准化发热门诊88个;投资8270万元,为基层配备83台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和1889个智能健康服务包。
2017年以来,以州中心医院和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为龙头,组建覆盖全州的医联体2个;以8县市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为龙头,组建12个县域医共体,实现全州医联体、医共体全覆盖。
2019年4月,总投资1600万元的宣恩县椒园镇卫生院整体迁建项目投入使用。
2019年9月,建始县业州镇卫生院完成整体搬迁,开设床位120张。
2022年10月,恩施市疾控中心综合办公区正式投入使用,PCR实验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24小时产能由原来的1.6万管提升至2.6万管。
截至目前,州中心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项目进入装饰装修阶段,正在进行医疗专项施工和设备调试;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医教协同三区建设项目、州妇幼保健院原址改扩建项目进入装修收尾阶段;州中医医院项目、州精神卫生中心项目、州120急救体系能力提升项目等工程正有序推进。
全州卫健系统不断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公共卫生应急委员会定期开展会商研判,确保关键时刻快速启动、高效运转。建成卫生健康、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机场、车站、医疗机构等多场所覆盖,网络直报、药品销售等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不断规范信息收集、上报和监测的流程及制度。2021年,州疾控中心利用抗疫国债资金800余万元,引进一套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并完成人员配套能力建设,成为全省第二个具备基因测序能力的市州。院前急救能力不断提升,州、县、乡三级院前急救网络不断完善,县市中心城区“10分钟急救圈”基本形成。
从基层卫生院,到全州医疗机构“龙头”,一桩桩恩施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大事件”,正成为全州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生动注脚。
恩施州举办第二届健康科普大赛。
合力托举,护航人民群众健康
为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我州深入推进“323+”攻坚行动,成功举办两届健康科普大赛,受益群众达40余万人次。全州建成6家胸痛中心、13家卒中中心、2家基层卒中防治站、8家PCCM规范化建设单位,具备产前筛查资质的机构21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肿瘤登记报告实现全覆盖。全州完成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和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筛查102万人次,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8917人,“两癌”筛查144万余人。
合力托举,全方位、全周期护航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目前,全州有16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二级以上中医院全部设置康复科。共有8家医养结合机构,设置医养结合结构床位3047张。州优抚医院被纳入国家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单位。
扎实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每年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免费开展一次健康体检。全州已创建8家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17家湖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老年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持续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全州托育服务机构托位数达6567个,婴幼儿家庭获得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提升。
总投资1600万元实施的宣恩县椒园镇卫生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于2019年4月投入使用。
传承创新,推进中医药发展
2021年11月17日,在州委、州政府和“人民英雄”张定宇等省、州卫生健康委负责人的多方联系和大力支持下,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与恩施州中心医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凝结该院老一辈中医药专家心血的自制药剂——参芪益肺糖浆和头痛宁胶囊将上市销售,造福更多患者。
这是我州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生动案例。
十年来,全州重点推进40个中药材万亩乡镇、200个中药材千亩村和紫油厚朴百里长廊产业带建设,中药材在田面积稳定在145万亩左右,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的中药材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
恩施紫油厚朴、利川黄连、巴东玄参、利川大黄等12个中药材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或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恩施紫油厚朴、利川黄连、巴东玄参等道地药材大宗品种产量分别占全国市场的80%、60%、30%以上。
全州以中药材生产加工为主的企业近90家,其中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恩施高新区先后挂牌成立“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恩施生物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承接现代中药产业转移示范区”,吸引国药控股、人福医药、华润三九等企业投资项目入驻,助推我州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发展。
全州集中了湖北民族大学等4家高等院校和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等3个专业科研院所,生物医药领域建成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州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6个,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应用型平台3个,为生物医药产业科研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的征程,新的目标。
恩施州卫生健康系统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书写守护人民健康的新篇章!
相关文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