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科协力量 谱写时代新篇

——写在恩施州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来源:恩施日报 发布日期:2022-12-13 17:06 作者:向慧 吕柯
字体:

通讯员 向慧 吕柯

科技专家一批接一批下基层,学到农业科学技术的农民增收致富的信心倍增;“科普大篷车”时不时开进校园,丰富的科普知识让师生们开了眼界;周末和节假日,市民或走进科技馆参观,或聆听科普讲座;基层科协组织不断完善,科普活动有声有色,科技人才荟萃,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翻看过去10年的成绩单,全州科学技术协会工作硕果累累。

从建设有温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到做实“科创恩施”、做强“科普恩施”、做精“科慧恩施”;从服务恩施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到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州科学技术协会的奋进步伐从未停歇,展现出创新智慧充分释放、科协力量充分涌流的新时代风貌。

州重症医学会专家指导市民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加强政治引领 培育创新人才

“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纽带桥梁,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履行好‘四服务’职能职责,全力推进‘三科一家’建设,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广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州科协党组书记冯兴炼表示,只有坚定政治定力,才能始终保持科协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10年来,州科协团结引领全州31034名科技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一步一个脚印,楷模辈出,群星璀璨:

李车书等3人获评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沈艳芬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奖;吴双清获湖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易美军获选中国农技协“全国十佳乡土科技人才”;向家亮获选中国农技协“百强乡土人才”;马焱雷等9人获评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游景茂等6人获评湖北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刘显明、胡涛、杨朝晖等科技工作者获省科协“晨光计划”支持,获得赴海外学习机会……

砥砺深耕,非凡十年。

州科协坚持思想政治引领,把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科协工作各领域,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科技工作者知史爱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同时,深入实施“党建强会”工程,扎实开展党建“百日提升行动”等系列活动,实现了州直学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面向县市科协、科研院所及高校科协、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党建工作负责人,定期开展党建工作培训,累计培训1200余人次。

多年来,州科协与恩施日报等主流媒体联合推出“礼赞科技工作者”“走进硒都科技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之窗”等专题专栏,大力宣传推介科技工作者,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大型人文科普音乐剧《浮出水面》在恩施上演。

提升科学素质 服务创新发展

每年9月的第3个公休日是全国科普日。多年来,恩施州科普日系列活动已成为一张亮眼的“科普名片”。

从3.25%到7.5%,2012年至2020年恩施州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稳步上升。

近年来,州科协坚决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让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成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24家扩展为30家,各成员单位围绕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类重点人群,持续开展科普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等各类活动12650场,逐步构建起“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工作体系。

“全国科普日”“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动周”……州科协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的科普活动品牌,先后4次“全国科普日”活动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活动、6次被湖北省科协评为优秀活动,全州80余名科普工作者获得湖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科技促春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科协助力”等系列科技下乡活动获得群众点赞,州科协以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经验做法相继被中国科协、省科协推广。科普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机融合,开展志愿服务累计达1.03万小时。积极组织参与省级科普赛事,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苏林冲博士参加湖北省首届健康科普大赛荣获冠军,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团队参加湖北省首届科学普及电视大赛获三等奖。持续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86件作品在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

全州科协组织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科普思维。“科普3分钟”“科普之窗”“科技工作者走进演播厅”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互联网节目广受好评,“科普闹元宵”“环保绿色低碳生活”等系列网络知识竞赛吸引全州90余万人次参与。

10年来,州科协共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8个、特色产业科普基地14个、科普惠民社区20个、科普教育学校21个、农村中学科技馆8个,州级科普教育基地52个、科普惠民村(社区)18个、科普教育学校8个,建始、来凤、巴东、宣恩等4县科技馆先后免费对外开放,恩施州微型科技馆于2021年开馆。此外,州科协还组织了三轮“中国流动科技馆”在州内巡展。

全州科协系统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凝智聚力赋能 助力区域创新

从过去单打独斗,到如今资源整合、技术共享,科技创新为恩施州产业发展赋能助力。

2021年,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州科协以“共话创新 共谋发展”为主题,组织举行全州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与会企业代表、科技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突出问题与提升对策、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等内容畅所欲言,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着力建实“科创恩施”、着力建精“科慧恩施”……10年来,州科协实施助力区域创新驱动工程,在助力全州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积极搭建专家人才与企业技术对接平台。全州共建湖北省专家工作站24家,在企业创新研发和成果应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助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推荐立讯精密工业(恩施)、恩施市长源轴承制造、湖北创偲诺电气科技等3家公司加入湖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联盟,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扎实推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探索建立“科协组织+高校及科研院所+市场主体”联动协同发展模式,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富硒无抗养殖技术示范推广》等7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推进;依托“科技小院”项目,推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常驻生产一线,促进技术成果就地转化,建始绮丽果业、恩施州国硒冷水渔业、宣恩伍台昌臣茶业等3家企业被中国农技协授牌“科技小院”。

着力建设“科慧恩施”。州科协积极整合人才资源,坚持打造智库平台,建成恩施州科普专家人才数据库及恩施州专家人才服务团。聚焦林业、农业、医疗等关键领域,面向各级科协及学会组织广泛征集并产生《恩施州林业碳汇开发的实现路径研究》等10个科技创新智库研究课题。注册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队64支、科技工作者2451人,组织开展“医学博士团进基层”等249场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恩施州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式暨恩施市主场活动现场。

加强组织建设 增强发展能力

州科协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科协的有力指导下,紧扣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服务本领,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2022年7月,州科协举办全州科协系统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来自八县市科协和州科协机关的40余名干部齐聚一堂参加培训、共话发展,旨在引导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服务意识。

全面推进科协自身建设,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10年来,州科协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致力于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不断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全州科协系统队伍活力迸发。

州科协积极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在全州科协系统开展了“学习·提能”行动,定期开展科协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有效提升了科协干部的业务能力。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坚持“我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建立了州科协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制度,定期走访联系基层科协、学会(协会、研究会)和科技工作者,倾听科技工作者心声,反映科技工作者诉求。

近年来,州科协按照“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大力发展各级科协、学会组织。截至目前,全州共建成2所高校科协、2所科研院所科协、42家企业科协及3家园区科协。

扎实推动科协组织向基层延伸,实现90个乡镇(管理处)科协组织全覆盖。近年来,不断吸纳以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进入县、乡科协组织兼职挂职,455名“三长”在科协领域充分履职、积极作为,科协系统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得到极大增强。同时,坚持加强学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共发展州直学会54个,会员人数31034人。

历史,在继往开来中谱写;事业,在接续奋斗中发展。州科协将以强大的历史担当,切实肩负起推动科协事业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带领全州广大科技工作者守正创新、接续奋斗,为恩施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作出科协贡献。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郑晓涵

相关文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